大变局!多家机构停更私募业绩周报,紧急签代销协议,啥情况?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随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即将实施,私募行业的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受新规的影响,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机构不得公布私募业绩,一些券商和第三方销售渠道近期陆续停更了私募业绩周报。
与此同时,有头部私募反馈,已有多家基金销售机构紧急找该公司签署代销协议,以满足新规展示业绩的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或让私募变得更为偏向私域,大量私募产品或无法展示业绩,投资者或机构未来获取私募净值的难度将加大。此外,随着私募代销业务进一步规范,银行和券商等基金代销业务也面临新拐点。
多家机构停更私募业绩周报
4月30日,中基协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8月1日起正式执行。
新规对于私募基金的净值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要求私募管理人不得向不存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委托关系的机构或者个人提供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除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其签署该基金代销协议的基金销售机构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展示和传递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近期一些券商和第三方销售渠道等多家机构陆续停更了私募业绩周报。其中,某头部第三方机构自今年5月以来,一直没有发布私募业绩周报。
“主要是合规因素考虑。”国内一家大型券商机构业务部门负责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确实停更了,后期在整改之后,会考虑是否进一步对外公布。这家券商的私募代销业务在行业内属于第一阵营。
对于停更原因,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私募名单里面有一些自己不代销的产品,而且公布范围可能越界,需要进一步整改。目前,券商体系内仅对自己公司代销托管的私募产品,做数据分析和内部研判的,并没有受到影响。
某券商托管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我们购买的某三方的数据库未来也不能使用了,这意味着以后私募业绩的获取难度加大。拉长来看,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避免一些风险机构用业绩频繁宣传募资;同时,对资产配置可能有一定影响,比如同一类策略,投资人无法去筛选和比对出更多业绩好的产品。”
不过,也有私募表示,此前市场都在卷私募预估净值,即周五就发送预估净值数据,私募和渠道常常被催着更新,由于没有托管的复核,一直存在合规上的风险。“周五的预估周净值终结后,就是每周一、周二的周净值排名,现在可能大部分产品不用承受周排名的压力了,有利于管理人安心做好产品。”
紧急签订代销协议
由于私募净值披露的规则趋严,券商和第三方机构也在积极应对。有头部私募反馈,已有多家第三方机构纷纷找他们签署代销协议,赶在8月份新规实施之前,满足新规展示业绩的要求。
“对已有基金销售业务的三方机构来说,如果想获取更多私募数据,应对方式似乎可以是与私募补充签订代销协议。但实际操作中会复杂很多,各家机构也会去研判,比如如何去平衡费效比等。新规对偏卖方服务类型的三方机构影响会很大,有些商业模式可能直接就没了。”有业内人士指出。
华东某大型私募相关人士称,近期确有三方机构与公司讨论过补充签订代销协议的事情,但公司合规最终没有同意。“而且不少私募产品都是渠道定制的,也没办法这样操作。”
中金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1032家,管理基金数量152794只,管理基金规模19.90万亿元。
“目前存续有十几万只私募产品,签署代销协议的工作量很大,这意味着大部分产品或无法展示业绩。”某券商托管人士表示。
一家三方平台的工作人员向券商中国记者证实,新规对公司现有业务可能影响非常大,具体情况还有待监管进一步明确。“从日常投资角度看,我自己感觉影响不大。这些三方机构的报告也就偶尔看下做个参考,代销机构数据加上外部引荐等方式也足够做到信息触达了。”有券商自营人士称。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新规或让私募变得更为偏向私域,获取私募净值的难度加大。不过,这对投资和财富管理业务导向的专业机构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运作指引》还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其签署该基金代销协议的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将规模小于1000万元、成立期限少于6个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过往业绩用作宣传、销售、排名。这也意味着大量的私募产品即便业绩突出也无法用于业绩排名,体现出监管扶优限劣的政策,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代销业务面临新拐点
银行和券商等基金代销业务在私募新规指引落地前夕,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当前,私募代销具体数据还没有权威统计和发布。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银行仍然是私募证券代销的主要渠道,但券商市占率在快速上升。有私募预计,银行券商占私募渠道的约80%。
不仅仅是券商系代销私募产品在积极整改,银行系统代销私募的行为规范要求也在酝酿当中。近期,大变局!多家机构停更私募业绩周报,紧急签代销协议,啥情况?相关部门将修订银行代销私募基金政策的传闻在市场上流传,但是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网点反馈情况来看,具体业务端还没有接到有关停止代销私募基金的通知。
“我们已经注意到银行停售私募的相关传闻。”北京地区一家百亿私募机构相关人士对于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目前在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对私募基金而言,银行客户规模庞大,且稳定性较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当下,在第三方代销产品时,产品销售要求全流程规范行为,确保合法合规运营。
上述人士表示,对于大型私募来说,银行系统私募基金销售进一步规范,是大型私募来说利好消息,也符合扶优限劣的政策取向。因为大私募运行时间长,行为相对更规范,而且是银行合作白名单里的常客。
随着私募代销业务面临进一步规范,从事基金代销业务的公司也面临新拐点。数据显示,由于去年市场走熊,基金代销明显遇冷,基金代销领域的公司已经普遍出现下滑。多家中小代销机构在去年注销,例如成立8年的上海尚善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南京途牛基金有限公司等均主动终止这一业务。
即便市场排名靠前的代销机构,业务收入也出现普遍下滑。资料显示,某银行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公司代理基金收入为51.8亿元,同比下降21.5%。而恒生电子参股的公司蚂蚁基金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6%,是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降。